3日的閱兵隊伍中,最先通過天安門廣場的就是由26架直升機和7架初教6教練機組成的空中護旗方隊。其中兩架直-8B與4架直-10編為兩個三機楔形隊,8架直-10編成“7”字樣,12架直-19編成“0”字樣,合編為“70”字樣。中國陸航直升機部隊通過密如蜂群的“空中組字”方式展示出精確定位與多機協同的高超技巧。
從此次閱兵現場來看,中國陸航機群的“組字”完成得非常精彩,從直-8領隊長機攜國旗飛臨天安門廣場算起,到數十架直升機排成的“70”隊形完成通場,整個過程行雲流水。據航空專家王亞男介紹,駕駛直升機本來就比駕駛固定翼飛機更加困難,需要飛行員不斷調整方向,而要組成“70”這樣非常規的隊形對於飛行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空中組字的效果可以看出,中國直升機飛行員基礎訓練水平非常高,而直-10、直-19的列裝時間並不長,這也說明人員和裝備已經有效融合成一個作戰體系。
大集群空中協同、組字是如何實現的呢?據一名中國軍事專家介紹,近年來,中國陸航部隊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實現由單一地面偵測向空地一體偵測、由傳統話音指揮向數據指令指揮、由目視發現概略打擊向激光照射精確打擊的轉變,尤其是借助數據鏈的幫助,實現多機群分時多地起飛、空中快速編組的行動模式,可以遠距離態勢共享和協同指揮,編隊內各機可隨時掌握速度差和高度差,調整好自身方位。據軍報之前披露,早在2012年,沈陽軍區某陸航團在冬季組織數十架各型直升機實施混編遠程奔襲機降作戰,行動中,地面機動指揮車內的屏幕上就實時顯示出空中所有直升機的動態信息監控畫面,每架直升機的飛行速度、高度、方位、剩余油量、武器挂載數量以及機載設備工作狀態都一覽無余。很顯然,“空中組字”絕非中國陸航的“花架子”,而是實戰真功夫的“另類展示”。
今年5月的俄羅斯勝利日閱兵中,俄軍的空中編隊也進行了組字,不過使用的是固定翼飛機。中國為何使用直升機組字?是出於技術原因考慮嗎?空軍專家傅前哨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中國軍方用直升機組字有多種考慮,但絕對不是因為技術不過關的被動選擇。首先,第一個空中方隊需要承擔多項任務,既要懸挂國旗和軍旗,這是使用戰斗機沒辦法做到的,因為戰機速度很快,懸挂了旗幟很容易損壞,而且旗幟的下面還要安裝一些配重的物體,所以直升機是比固定翼戰斗機更合適的選擇。還有一個考慮是,作為整個閱兵方隊的“領頭雁”,第一個空中梯隊不能飛得太快,否則視覺效果會受到影響,必須與行進速度較慢的徒步方隊和地面裝備方隊進行配合。
在閱兵中參與組字的直-8、直-10、直-19,堪稱中國陸航的“黃金鐵三角”。據英國米德蘭出版社推出的《中國軍用飛機》介紹,翼展將近20米的直-8是中國迄今服役的最大噸位通用直升機,具有載重大、乘員多、速度快和航程較遠等特點,在執行緊急任務中可以一次性投送相當於一個步兵排的兵力、武器和設備,迅速到達較遠的任務區,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和實用性,成為應對各類突發情況的有力武器。直-10是中國首款專用武裝直升機,其攻擊力很強,最多可挂載16枚對地攻擊導彈。最新款直-10還可挂載國產“霹靂-90”近距空空格斗導彈。
至於直-19,主要負責戰場偵察和聯絡,相關武備偏重自衛。該機也採用串列雙座座艙,從公開照片來看,每名機組人員的位置上都有彩色綜合功能顯示器和相似的儀表,這說明武直-19安裝有兩套駕駛系統,在緊急情況下,武器操縱員也能駕駛直升機。(環球時報記者聯合採訪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