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
人民網>>軍事>>正文

川籍戰士喜馬拉雅山麓種西瓜

2015年09月05日19:48  來源:四川日報  手機看新聞
川籍戰士喜馬拉雅山麓種西瓜

開欄的話 海拔5000米左右的成都軍區西藏崗巴邊防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防海拔最高的建制營。在這片“生命禁區”,常年駐守著不少川籍戰士。他們從盆地到高原,有著怎樣的追求與生活、又收獲了怎樣的愛情與歡樂?從今日起,我們推出《“生命禁區”的川籍戰士》,為讀者講述這些“最可愛的人”的故事,敬請關注。

本報記者 鐘振宇

8月26日,雖已從5000多米的邊防哨所回到成都,但記者的味蕾中仿佛還留著川籍戰士所種“喜馬拉雅”西瓜的甘甜余味。在採訪成都軍區西藏崗巴邊防營的過程中,三連種植班班長、30歲的川籍戰士余小亮的“綠色夢想”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地處喜馬拉雅北麓的西藏自治區崗巴縣,平均海拔4800多米,空氣中氧氣含量不足內地的一半。在這片“生命禁區”,駐扎著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防海拔最高的建制營——成都軍區西藏崗巴邊防營。

該營三連位於昌龍海地區。在這個常年刮著8級大風的地方,記者和戰士們共進午餐時看見,餐盤裡茄子、青椒、西瓜、哈密瓜等時令蔬菜水果一應俱全,口感新鮮。連長告訴記者,“這些蔬菜和水果,大部分都是余小亮帶著戰士們種植的。”

帶著好奇,記者走進了三連的半地下溫室大棚,體驗一次高原“桑拿”。剛進門,一股濕熱襲來,氣溫從室外的4℃陡增為20多攝氏度,眼鏡片和相機鏡頭頓時被霧氣“糊住”。用紙巾擦淨白茫茫后,眼前一片綠色扑面而來。

“老鄉好!”聽到家鄉的記者來了,余小亮迎了過來。順著他的指引,大棚裡青椒、芹菜、西紅柿等蔬菜長勢正旺,再往裡走,一個個已經長熟了的西瓜散落在瓜藤之間。

之前,連隊也嘗試用大棚種植蔬菜,但品種少、長勢差,缺乏實用價值。2003年,余小亮剛入伍時,看著連隊由於吃不上新鮮蔬菜,很多官兵出現指甲凹陷等不良症狀,他就夢想讓這片荒涼的土地點綴綠色,讓官兵吃上新鮮瓜果蔬菜。

在想法得到批准后,他一頭扎進溫室裡。雖然余小亮來自嘉陵江邊的農村,但在高原上種地卻是另一番情況。初期,他播下一些從內地帶來的種子,由於氣溫低、溫差大,有的發不了芽,有的結不了果。為了實現心中的“綠色夢想”,他買來書籍,可書本上沒有針對高原種植瓜果的內容﹔他請教的專家,也沒有在海拔近5000米的地方種植瓜果的經驗。

余小亮選擇了最笨的辦法——反復嘗試,從不同來源種子中遴選出相對適應高原的,精心呵護。“所有蔬菜和瓜果都是三天一次授粉,否則在高原上隻開花不結果。”余小亮說,為了提高成活率,連隊還改建了半地下溫室。

“高原氣候十分干燥,如果能種出西瓜讓戰士們解渴,那是多麼有價值的事情。”為了實現這個想法,從2007年開始,余小亮開始嘗試種植西瓜,但在前三年總是以隻開花不結果告終。他並不氣餒,通過不斷觀察和總結,試驗了各種授粉、嫁接、施肥的方式。功夫不負有心人,2010年,大棚裡終於結出了第一顆圓滾滾的西瓜。技術成熟后,現在一年可以產出數百個。

雖然種植技術上獲得了突破,但昌龍海地區不時出現的狂風、暴雪也不時摧殘著溫室裡的作物。今年5月,一陣龍卷風襲擊了三連,一部分大棚被卷走。看著自己一點一滴澆灌培育、如同親兒子般的作物絕收,余小亮流下了眼淚。但他和戰士們很快擦掉眼淚,修復大棚,重新補種,新鮮的蔬菜水果再度端上了食堂。

如今,三連的溫室大棚擴展到了1300多平方米,可以栽種的蔬菜有30多種,水果有十多個品種,夏季基本實現自給自足,冬季也能提供部分品種的蔬菜瓜果。余小亮和戰士們還向鄰近鄉鎮的村民贈送種子、傳授技術,並指導建設了4個大棚,得到了藏族群眾的稱贊。

分享到:
(責編:楊牧、劉軍濤)

相關專題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