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專題策劃>>典型>>西藏軍區崗巴邊防營>>故事集
人民網>>軍事>>正文

雪山上的好門巴

2015年09月06日21:07  來源:人民網-軍事頻道  手機看新聞

在崗巴邊防某營,有一位雷鋒式的好干部,他的名字叫薛生魁。提起薛生魁,查果拉的戰士,無不眉飛色舞。在人們的印象裡,病人看病總是病人去找醫生。可是薛生魁呢,卻常常主動巡診找病人。不管是狂風大雪天,還是深更半夜,他都堅持不懈,他總在看病巡診的路上。

查果拉哨所,是西藏高原最高的一個邊防哨所,海拔5300多米,氣候嚴寒,終年飛雪,空氣稀薄。剛到查果拉山上的人,走路可困難哪,一步一喘,多走幾步就心跳頭暈。薛生魁,卻給自己立了這麼一條規矩:每天早晚,要到各排各班去走一趟,包括各個地堡、前沿戰壕、觀察哨,還有炊事班。這一趟,少說也有3裡路﹔兩趟,就是6裡,還是這空氣稀薄的風雪路哩!一天6裡,十天60裡,一年兩千多裡!他在查果拉當醫生整整12年了,足足二萬八千裡風雪巡診路,這還只是他在駐地周圍巡診的路程,哨卡以外走的巡診路,還沒算進去!

每天夜裡,薛生魁都會雷打不動地到各班排查鋪。隻見他踮起腳跟,輕輕走到戰士的床前彎下身去,把耳朵貼在班長胸脯上聽聽。每當聽到戰友均勻的呼吸,香甜的鼾聲。他臉上才露出了笑容。

為了讓薛生魁安心休息一會兒,查果拉的戰士,有這麼一個老傳統:有了病,不到不得已的時候,就是不講。因為你一講出來,醫生就來了,左照顧,右照顧,弄不好還要你吃病號飯,甚至叫你躺在床上呢!戰士們都是到這雪山哨卡來為祖國站崗的,誰都想多站一班崗,多練一點過硬的本領,多為祖國的銅牆鐵壁添一磚一瓦,多出一點力。誰願意躺在床上休息呢!正因為這樣,薛生魁特別關心戰士們的健康情況,白天細心觀察,夜裡還要來查鋪,聽呼吸、看動靜。為了及時發現拉肚子的病號,他每天還要到廁所裡去觀察糞便!發現情況便跟蹤追尋。有這樣的醫生,查果拉哨卡怎不兵強馬壯呢!難怪新兵一上山,就聽老班長說:“我們為保衛祖國巡邏放哨,薛生魁為我們的健康巡邏放哨!”

薛生魁不僅日夜為邊防戰士的健康巡邏放哨,還經常到哨所附近的牧場去巡診。從查果拉到山下的吉汝牧場,單程就有25公裡。一來一回,就是50公裡。薛生魁經常冒著風雪,翻過雪山,涉過冰河,到牧場去巡診。

那是一個冬日的深夜。玻璃窗外,朦朧的月光,映照著雪山。辛勞了一天的薛生魁,正要入睡。忽然,他又撐起身來,披上棉衣,翻閱著他那本巡診登記簿。這個小本本兒,是他的一件寶。裡面登記著吉汝牧場牧民的病情:哪家的孩子需要打針﹔哪戶的阿媽需要換藥﹔哪個老爺爺患了關節炎,需要服雪蓮花熬的水藥。甚至哪個孕婦可能難產,都一一記在上面。薛生魁翻著,看著,眼光停在一行字上。原來,老阿媽卓瑪的孫子多吉次仁得了急性肺炎,還沒退燒呢!薛生魁“啊”了一聲,從床上跳起來,穿上衣服,挎上了藥箱,叫醒衛生員倆人匆匆走下山去。

月光下,一座座雄偉的雪山,像一列列身披銀盔銀甲的武士,匆匆走來,又匆匆消失在他們身后。那亮閃閃的冰河,像一條條銀線織的地毯,鋪在他們面前!他走在崎嶇的小路上,氣喘吁吁,汗水滴滴,恨不能長上一雙翅膀,飛到牧場,飛進卓瑪阿媽的帳篷去。

當月亮走下西山的時候,薛生魁來到了卓瑪阿媽的帳篷。他掀開帳篷門帘一看,小多吉次仁躺在卡墊上,呼吸急促,喉嚨被濃痰堵塞,生命垂危!薛生魁疾步跨上前去俯下身子,用自己的嘴為小多吉次仁吸痰。望著解放軍的醫生親口為小多吉次仁吸痰的情景,卓瑪老阿媽感動得熱淚盈眶。她的肩抽搐著,嘴唇顫抖著,千言萬語涌到嘴邊,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經過搶救,堵在孩子喉嚨裡的痰,終於全部吸出來了,小多吉次仁得救了!卓瑪老阿媽激動地扑過來,雙手捧起薛生魁的手,深情地撫摸著,用臉頰親著。半晌,她含著熱淚,聲音顫抖地說:“是你,查果拉醫生,救了多吉次仁的命!讓我把他的名字,改成‘查救’吧!啊?”

在遼闊的吉汝公社牧場上,有許多吉次仁這樣的孩子,有許多卓瑪這樣的阿媽啊,她們心上,刻著薛生魁親切而又高大的身影﹔他們嘴裡,常常念著他的名字,稱他為“雪山上的好門巴”。有的孩子是薛生魁用溫暖的雙手把他接到人間﹔有的老阿媽在連續發高燒的時候,是薛生魁夜以繼日地守護在她身旁……

每年秋天部隊進行復員轉業工作的時候,牧民們總要給查果拉哨卡捎信:“薛生魁不能走!千萬把他留在哨卡,永遠留在我們吉汝牧場!”

分享到:
(責編:楊牧、閆嘉琪)

相關專題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