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
人民網>>軍事>>正文

軍報:網絡時代更需英烈“守護者”

2015年09月18日09:36  來源:解放軍報  手機看新聞

  今天,是“九一八事變”84周年。

  每逢這一天,在沈陽、在哈爾濱、在長春……在中國的許多城鎮,都會拉響警報、敲響警鐘,提醒國人在享受抗戰英烈用鮮血換來的和平生活的同時,不要忘記中華民族曾經承受的苦難和屈辱。

  歲月流轉,時光飛逝。84年過去了,硝煙散盡,傷口漸漸愈合。今天,遠離戰火的大多數人依然深深銘記著那些遠逝的英魂,有的人為了守護英烈甚至放棄安逸生活,甘於清貧寂寞。然而,也有一些人淡忘了楊靖宇、趙尚志、趙一曼等抗聯英烈,一些人甚至不知道“九一八”、盧溝橋。比此更甚的是,少數別有用心之人打著學術研究的旗號,在網上窮凶極惡地抹黑英烈、惡搞英雄、篡改歷史、歪曲真相。某些“網絡大V”公然拋出“侵略者的殖民促進發展,中國該被多殖民幾年”等荒謬論調,恬不知恥地對侵略者感恩戴德。此種怪象,讓血沃白山黑水的抗聯烈士在九泉之下作何感想?

  嚴峻的現實一再告誡我們,戰火硝煙雖退,網上交鋒正酣,意識形態斗爭領域刀光劍影、波譎雲詭。每一條污蔑英雄的謊言,每一條詆毀先烈的謠言,都是摧毀我們民族精神高地的炮彈。沒有英雄的土地是貧瘠的,遺忘英雄的民族是短視的。不管時代如何變化,英雄人物始終是標注歷史的精神坐標,構成了一個民族向慕正義、追求崇高的價值底座。當年抗戰英烈浴血奮戰的身影雖已遠去,但他們的事跡和精神不該被塵封。

  網絡時代,誰來做英烈“守護者”?靠什麼消除抹黑英雄等網絡公害?年近古稀的退伍老兵金春燮創辦英烈網的事跡啟示我們,維護英烈的名譽,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和義務,也是一項馬拉鬆式的精神長跑。它既需要我們革新觀念,與時俱進,又需要一代又一代人薪火相傳、接力護航。

  哪一代人都不乏英雄,哪一代人也不能對捍衛英雄袖手旁觀。一個崇尚英雄的民族,才能英雄輩出。面對那些詆毀和抹黑英烈的行為,我們決不能淪為敵對勢力造謠傳謠的幫凶。原本連打字都不會的古稀老人尚且挺身而出創辦網站,用行動捍衛英烈尊嚴,與互聯網一同成長的年輕一輩更應成為守護網絡清朗的主力軍,做中華民族精神大廈的建設者。須知,守護共和國的英雄,就是守護信仰與理想的大堤,更是守護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李祥輝)

分享到:
(責編:劉玉倩(實習生)、閆嘉琪)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