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參議院日前強行通過了系列安保法案,這意味著日美安保升級,日本政府從此可以行使集體自衛權。日本媒體對此的定位空前一致——“日本戰后防衛政策的重大轉折”,海外的反應可謂毀譽參半,但大都認為這是一個重要的變化,將對國際局勢產生很大的影響。
的確,這次日美安保升級,日本不僅由此實現了“走出戰后”的一個階段性目標,而且在巨大的國內民意反對聲浪中,安倍政府還要強行通過這個法案,說明日本政壇保守化、右傾化的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走出戰后陰影,成為正常國家”,或多或少是日本各派政客的共同意願,只是步伐快慢之分。尤其這幾年,伴隨與周邊國家的領土糾紛升級及各種炒作,日本社會的政治光譜明顯右移。當然,自民黨也一定會為這次“有權即任性”的違憲操作付出代價,但從自民黨和公明黨議員面對民眾反對幾乎無動於衷的態度來看,很多人並不擔憂日后遭民意“清算”,日本政壇這種普遍存在的保守性以及民眾參政的軟弱性及局限性不容小覷,其可能的后續效應等也必須予以關注。
不過,我們更應該關注這次安保升級最本質的屬性,是使美國的全球戰略布局特別是“重返亞太”有了一個新的支點。盡管美國政府咬文嚼字地強調安保法案的“審議過程是日本的國內問題”,但也不得不承認法案符合日美兩國政府4月修改的《美日防衛合作指針》精神。日本國內大多數民意反彈如此強烈,使美國有些詫異,而且也一定在評估其中的利弊得失以及今后的走勢,但美國畢竟是向前邁了一步,這也說明美國最大目的是為了“維霸”。
然而,美日的如意算盤近來常常與國際上的客觀局勢脫節。它們針對的主要“對象”——中國,正聚精會神地推動“一帶一路”以及“亞投行”,美日上半年就在“亞投行”上失了一著,卻不反省自己錯在哪裡,對應新的時代及世界格局的變化,反而還是固執地用冷戰的老套路。美日現在必須面對的並不是所謂的“中國威脅”,而是自己頭腦中不合時宜的陳舊觀念和固執己見的政治性格。
其實,安保升級改變不了天下大勢。美國一強獨大,連中東幾個小國都擺不平,靠日本國內一個不得民心的修法舉措,當然無法改變日本與中俄朝韓等各國的力量對比及地緣依存關系,無法改變日本自身的國情民意等綜合定位,無法改變美日等發達國家與新興國家和平的、漸進且不可逆的此起彼落大趨勢,更無法改變世界走向“和平發展、和解合作”的宏大潮流。現在安倍政權正處在與巨大民意對抗后的“體力透支”狀態,不但支持率大幅下降,日本社會的撕裂、矛盾加劇了,多重危機與經濟生活質量的下降綜合發酵,對日本構成的很可能是全面“社會總危機”的信號。(日本道紀忠華智庫首席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