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
人民網>>軍事>>正文

引領百企鑄神劍:空軍軍事代表室軍民融合記事

2015年09月24日08:29  來源:環球網  手機看新聞

9月3日,北京長安街。地面鐵甲奔流,動若風發;空中戰鷹列陣,驚雷滾滾……看著親手交付的一枚枚新型地空導彈、空空導彈和空地導彈首次公開亮相,接受黨和人民的檢閱,一群圍坐在電視機前的年輕軍官歡呼雀躍,興奮不已。他們是駐上海空軍某研究所的軍代表,在探索軍民深度融合,監造國之空天利器的征途上闖出了一條新路。

高手藏民間

傳感器上的陀螺,是測試導彈飛行數據的重要設備,其支撐杆的直徑隻有普通醫用針管粗。要支撐杆頂端磨出一個肉眼大的球體,工藝要求極為苛刻。

由於產品生產規模小、品種少,國內研究所機構缺少能工巧匠,生產加工的成品率低,精度上不去,性能不穩定。這類產品屬於高精密儀器,一直被歐美國家視為敏感器件列入禁運清單。無奈之下,軍代表隻好將目光轉向民營企業,經過幾番周折,他們發現浙江某鎮一家專門為手表廠提供零部件的私企具備這種加工能力。不久,第一個試制品完成,再經老師傅手工仔細打磨,結果裝機測試,其精度遠遠超過某研究所機加工設備。

民間果然潛藏高手。這件事引來大家一番熱議,在軍企引起不小的震動。一次宣講軍民融合政策例會上,總代表陸建軍頗有感觸:現在武器裝備發展明顯提速,過去十年磨一劍,如今一年磨數劍,隻有改變過去單打獨斗,孤軍奮戰的思想,利用好更多的社會資源,才能跟得上裝備快速發展的步伐。”

思想觀念的快速轉變,帶來行動上的高度自覺。軍代室根據承擔的近20個型號任務,整理了幾十個軍工企業在研制和生產中的重點難點問題,走訪調研華東地區上百家民營企業,最終篩選出20多家具備軍品生產配套能力的民營企業,簽訂了供貨協議。

獨角不成戲

一段時間以來,國內某老牌軍工企業生產的微波信號源存在質量隱患。軍代表在集中排查過程中,發現該企業存在13個生產和管理問題,決定取消其生產資格。

幾十年的合作關系終止,上億元的產品訂單告吹,隨之而來的是非議和不解。面對各種干擾和阻力,代表室鐵板一塊,毫不動搖:“裝備質量決定戰場勝負,連接著戰友的生命,雖然我們都姓‘軍’,但是質量面前沒有特殊公民,誰敢把質量當兒戲,就砸誰的飯碗”。一番實地考察,最終他們與南京一家實力很強的民營企業簽訂了供貨合同。

長久的計劃經濟體制思維模式,導致一些軍工企業產生了“大佬”的想法,危機意識逐漸淡化,市場競爭力下降,一部分軍工企業隻願“融”民企,而不願被民企所“融”,尤其一旦觸及自身利益,依然習慣靠感情協調,憑關系拿訂單,不願融合,不敢融合。軍代室堅定地站在實現國家利益最大化的高度,從降低軍事裝備研發風險,減少軍事裝備的使用和維修費用,縮短國防採辦周期,擴大軍品科研生產競爭基礎,確保國防科技工業基礎充滿活力等方面,把軍民融合的優勢講深講透,把企業的思想認識統一到國家戰略層面。

他們打破傳統體制機制藩籬,利用民企“倒逼”軍工企業,果斷剔除了個別養尊處優、不思進取的老字號軍工企業,激發了軍工企業的危機感和緊迫感。某研究所被一私企拿走某項大額訂單后,痛定思痛,主動揭短亮丑,自查自糾30多個問題,通過把脈會診、集智攻關,產品技術和質量全面提升,通過與民企公平競爭,在市場重新找回自信。

聯袂出演

民參軍熱情越來越高,如何培育和提升他們的軍品質量意識?需要軍代表持續引領,發揮主導作用。

某民營企業掌握高磁密度的獨門絕技,僅蘋果手機的耳機份額市場佔有率達70%以上。該企業首次為某型裝備生產的電磁閥,線性度好,磁力超強,技術水平超過了同類所有軍工企業。

然而,在第二次整機震動試驗中,軍代表發現產品存在質量問題,迅疾做出“歸零”處理。經過層層篩選,倒查出某個隱藏很深的工藝缺陷。他們抓住這一典型案例,要求企業停產整頓,舉一反三。在開展全員質量法規教育的同時,進行質量體系輸出,還專門抽調具有全軍裝備審核資格的技術專家,從產品研發、管理流程、生產工藝、檢驗驗收等方面,幫助企業建章立制,完善了幾十萬字的法規性文件。經過體系推廣和消化,員工的質量意識普遍增強,產品質量不僅滿足了軍方需求,還贏得了更加大的市場。

民營企業成分復雜,有上市公司,也有私人小作坊,其規模、產品類別、質量保障能力不盡相同。軍代室圍繞“管理持續改進、質量持續提高”這兩個目標,探索融合工作思路,在宣傳咨詢、引領培育、協調監督等方面發揮作用。近兩年,他們借助華東地區科技大市場的資源優勢,建立了一整套需求對接機制、軍地協調機制、資源共享機制和監督評價機制。還聯合上海地區駐派機構,建立了“上海軍民融合數據庫項目”。以邀請專家幫、定期蹲點促、手把手地教等手段,幫助企業做大做強;對十多項軍品研制和生產瓶頸問題,定期組織項目推薦會,主動牽線搭橋,一批民營企業不僅找到了產業發展方向,還拿到軍品生產資質,“野戰軍”變成了“特種兵”。

推進軍民融合發展,促進了軍代室人才建設。目前,半數以上軍代表擁有博士、研究生學歷,先后獲得軍內科技進步成果獎4項,發表論文90多篇,出版專著10部。一批政治素質好,業務能力強,管理水平高,能夠直接與型號總師對話,解決重大質量問題的專家型人才脫穎而出。

分享到:
(責編:劉玉倩(實習生)、黃子娟)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