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
人民網>>軍事>>正文

港媒:中國便攜激光武器有望成功 可摧毀衛星

2015年09月24日09:38  來源:環球網  手機看新聞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9月23日報道,在激光技術上的突破可能會為中國軍隊提供一種能力,即利用行李箱大小的便攜式裝置就能令敵人導彈上,甚至是衛星上的感應器失效,而不必利用通常安裝在戰艦上的集裝箱大小的裝置。

由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李志遠教授帶領的一個研究小組報告稱,他們已經將能夠發射高頻激光的精密裝置縮小至一塊晶體大小。

報道稱,這就意味著,目前安裝在戰艦上,用來令熱追蹤導彈失效的大型超快激光發射器的大小可能會縮小至手提包那麼大並被安裝在飛機、坦克上,甚至是放置在士兵身上。

位於北京的清華大學的激光光學教授柳強說,這是一項突破性的成果。柳強還說,以前從來沒有人可以利用一個晶體大小的裝置就能發射如此高頻率的激光。他說,他們的技術將顯著簡化發射高頻激光的過程並縮小相關裝置的大小。

這個小組的部分研究內容發表在美國物理學會的最新一期《物理學評論通訊》上。報道稱,自激光技術發明以來,科學家們就一直在努力通過縮短波長來提高激光束的頻率。頻率越高,光子所攜帶的能量越多。

通常一台超快激光裝置產生的脈沖能夠達到千萬億分之一秒。然而,盡管經過了數十年的發展,由於成本以及精密水平,它們的用處在很大程度上一直限於實驗室以及眼部手術中。報道稱,盡管如此,很多國家一直在為軍事應用加快發展這項技術。

舉例而言,美國海軍據稱在2012年委托一項研究計劃,以研發一種超快激光系統,令導彈上的紅外感應器失效。這以這樣一種邏輯為基礎,即利用高能光子攻擊感應器比依賴激光破壞導彈厚重的金屬外殼要容易得多。

報道稱,除了對敵人的目標造成傷害之外,超快激光器還能夠用作一種便於使用的工具,處理加密通信以及偵查隱形飛機。然而,這種裝置對軍事應用而言十分笨重。雖然研究人員研發出了產生高頻激光束的多種方式,但這些都需要在大型房間內組建這種裝置,而且裝置的零部件很容易受到震動等外部干擾的影響。

報道說,李志遠的小組稱已經解決這個問題。他們用鋰和鈮研制出了一種特殊的晶體,這種晶體能夠將普通激光束轉變為高頻波長最短可達350納米的高頻光波。

這個小組在他們的報告中寫道,這項技術“指出了一種非常有前景的方法,這種方法能夠極大地提高”激光技術的力量。

柳強說,最大的挑戰是在頻率轉換過程中的能量損失。他說,激光系統越大,能量損失的越嚴重。報道稱,李志遠的晶體的轉換效率是18%,這就意味著有超過80%的能量將被損失。但柳強說,對於一個超快激光系統而言,這個效率仍然“很高”。報道稱,柳強說,如果他們能夠實現他們宣稱的效率,我認為,他們的技術能夠很快在實地運用。

分享到:
(責編:劉玉倩(實習生)、黃子娟)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