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防衛相中谷元近日在夏威夷訪問時稱,日本自衛隊考慮引進美國陸基攔截系統“薩德”(即末段高空區域防御系統)。日本防衛省稱,這是防衛相首次明確表示將研究引進“薩德”。日本為什麼謀求部署“薩德”反導系統,有怎樣深層次的戰略考量?相關話題,記者採訪了軍事觀察員李莉。
“薩德”反導系統(資料圖)
相較於韓國 美在日本部署“薩德”軍事意義更大
之前,韓國已經表態拒絕購買美國的“薩德”導彈防御系統,現在日本防衛相首次明確表示日本自衛隊將考慮引進“薩德”。如果這筆交易能成交的話,薩德部署在韓國和日本有什麼不同?觀察員李莉指出,美國在韓國部署“薩德”系統政治因素大於軍事目的,在日本的部署則擁有更實際的軍事價值。
如果在韓國部署薩德系統,它攔截朝鮮導彈的時間肯定在上升段,這個初段就喪失了薩德本身最重要的性能。因為薩德最重要的是攔截中遠程導彈的中間段和再入段。
另外,如果在韓國部署,它對中國導彈的預警范圍,包括對俄羅斯導彈的預警范圍,實際上大體都處在初始段。美國如果是極力想在韓國部署薩德,政治方面的意義大於軍事方面的意義。
如果在日本部署,日本海東西寬大約1300多公裡,可以在中間段防范來自中國和俄羅斯的導彈,這是比較合適的位置。此外除軍事上雙方的考量外,日本也有自己的小算盤,日本希望借助薩德系統提高其研發能力,包括對標准-3后續的跟進。因為標准-3反導系統就是美國和日本聯合研發的,今年6月份,雙方還進行了最新的反導攔截實驗,用得就是美日聯合研發的標准-3block 2A型。所以如果薩德又放在這個位置,那麼美日既形成在技術方面的合作,更重要的是美國可以進一步依賴日本的技術和資金,推動美國后續導彈防御系統向更縱深的發展。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