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7Ⅰ
在沈陽飛機制造廠尚在試制殲7 飛機的時候,中國和蘇聯的關系惡化,國家領導人開始考慮把東北和沿海地區的國防工業逐步轉移的內陸地區。第三機械工業部根據當時的戰備要求,決定將殲7的生產和改型發展工作轉由當時已經基本建成的成都飛機制造廠和剛剛開始建設的貴州飛機制造基地下屬的飛機制造廠進行生產,其中成都飛機制造廠作為殲7飛機的第一復制廠,貴州飛機制造基地為殲7飛機的第二復制廠。並由沈陽飛機制造廠對兩地進行技術支援。
根據空軍前期使用殲7的經驗,殲7原型並不能完全滿足作戰需要,為此空軍提出了對殲7飛機進行改進的要求。1968年,成都飛機制造廠接受了殲7改進改型的研制任務。1969年4月開始,成都飛機制造廠開始對殲7飛機進行改良設計,主要改良項目有6項:在飛機左側增加一門30毫米機炮、機頭進氣錐由原來三級調節改為隨飛行速度作無級自動調節、進氣口的唇口半徑由0.5毫米加大到2.0毫米、換裝採用了高溫渦輪和空心渦輪葉片的渦噴7乙型發動機增大推力、將座艙蓋加高70毫米和擴大機翼整體油箱,簡稱“6改”。1970年4月12日,首架“6改”的殲7改良型試飛,共投產34架,被稱為殲7Ⅰ型,后來又改稱殲7A型。后來由於工藝發展的問題,認為“6改”的風險太高,1972年5月成都飛機制造廠決定先落實前三項改進,其余項目等工藝成熟后再加入生產型上。1973年6月“3改”殲7Ⅰ型試飛成功,1975年,殲7Ⅰ設計定型,由於該機並未完全達到空軍要求,因此生產數量少,該型於1981年停產。
殲7Ⅱ
鑒於殲7Ⅰ型飛機並沒有能夠實現當初所設想的全部改進,仍然存在一些主要缺陷1975年6月國務院、中央軍委在批准殲7Ⅰ設計定型時曾提出:“鑒於殲7Ⅰ型飛機仍未能解決蘇聯米格-21飛機本身存在的彈射救生裝置不可靠、航程短的問題。要求第三、四、五機部盡快組織力量,抓緊完成改裝火箭彈射救生裝置、採用渦噴-7乙型發動機、720升副油箱和減速傘等四項研制任務。”為了進一步提高殲7飛機的戰術技術性能,成都飛機制造廠從1975年7月開始在殲7Ⅰ型的基礎上開始進一步的改型工作,解決設計定型時遺留下的主要問題。當時這種改進型被稱為殲7Ⅰ改,后來殲7Ⅰ改被正式命名為殲7Ⅱ型,空軍后來又改稱為殲7B。
除了落實原先“6改”外,殲7Ⅱ主要改進為由帶離式彈射改為拋蓋彈射,採用了能在零高度、速度250∼890千米/時內安全彈射的Ⅱ型火箭彈射椅,還有機身副油箱由480升增加至720升及減速傘艙由機腹移至垂直尾翼根部。另一個較大的改進是為了提高飛行性能而換裝了渦噴-7乙(02批)型發動機,渦噴-7乙是由貴州航空發動機制造廠在渦噴-7的基礎上研制的一種改型,兩型發動機的加力燃燒室長度及結構有所不同。渦噴-7乙採用了高溫渦輪和空心渦輪葉片,提高了渦輪前溫度,最大推力從3900公斤增加到4300公斤,加力推力從5750公斤增至6100公斤,而耗油率則下降了2%,發動機的第一次翻修壽命不小於100小時,總壽命達到300小時。殲7Ⅱ於1978年12月30日試飛成功。
殲7M
殲7Ⅱ飛機研制成功投入生產后,成都飛機制造廠在此基礎上根據不同客戶的要求,不斷改進出各型外貿出口飛機,其中第一種就是殲7B型,對外稱為F-7B。在殲7B的基礎上又發展出殲7M。
殲7M裝一台進一步輕量化的渦噴-7B(BM)發動機,兩翼冀下各增加了一個外接點,具有更強的防鳥撞風擋玻璃和一副加強的起落架。該機適合攜帶PL-7、PL-2和PL-3導彈。最重要的是,殲7M裝有西方各種航空電子設備,其中包括GEC航空電子公司的一種平顯儀和目標瞄准計算機,即956HUDWAC﹔一部經改進提高了反電子干擾性能的新型遠距測距雷達﹔一台新型大氣數據計算機,以及雷達高度表和敵我識別系統、更安全的無線電通信收發兩用機等。
殲7M飛機通過引進國外先進機載設備,具備了平視顯示及高精度快速射擊功能,雷達探測距離遠、抗干擾能力強,通信設備較先進,發動機和機載設備的壽命也有了增加,提高了飛機的作戰能力,增強了外貿出口競爭力。飛機的整體性能比殲7Ⅱ有了不小的提高,成為當時中國最先進的輕型殲擊機,也成為后續殲7飛機一系列出口型號的基礎。1985年,殲7M飛機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並於1988年獲得國家質量金獎,這也是中國大型復雜武器裝備的第一枚金牌。殲7M系列飛機成功地打入國際軍機外貿市場后取得了非常好的出口成績,先后出口約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伊朗、津巴布韋等國家數百架。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