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艦同時為兩艘戰艦實施橫縱向補給。張鵬攝
戰艦劈波斬浪。太湖艦左舷管線連接沈陽艦,艦艉管線連接衡陽艦……茫茫大洋之上,赴俄羅斯參加“海上聯合—2015(Ⅱ)”演習的我艦艇編隊綜合補給正在進行。
“航向×度,航速×節……”太湖艦指揮員、北海艦隊某作戰支援艦支隊副支隊長李洪暉下令后,全艦迅速展開綜合補給部署。
升起補給信號旗、穿上救生衣、手拿對講機……補給隊員迅速在甲板上列隊,相關戰位人員按部署就位。
太湖艦是我國自行設計制造的新型遠洋綜合補給艦,艦上裝備的是我軍新一代海上綜合補給裝備。作為海軍的年輕補給艦,該艦入列時間雖短,卻接連執行重大任務,縱橫三大洋,馳騁兩半球。
艦長滿國慶自豪地說,我艦2013年6月18日服役后直接備戰護航,遠赴亞丁灣連續執行兩批護航、中歐聯演、出訪非洲八國等任務,創下了綜合補給艦獨立護航次數最多、單批次護衛艘次最多、在海外執行任務時間最長等紀錄,榮立集體二等功1次,被評為軍事訓練一級團單位。
“准備橫向縱向補給!”中午12時,沈陽艦、衡陽艦迅速佔領補給陣位,同時接受太湖艦橫向、縱向補給。
黃色的撇纜繩如利箭般飛過兩艦之間的海面,准確地落在沈陽艦的甲板上。補給隊員動作嫻熟准確,用引纜將承載鋼纜拖帶上艦,並將其固定。很快,一道鋼索橋橫架兩船之間。
記者在現場看到,懸挂在太湖艦輸送架上的輸油管和輸水管,如一條長龍,沿著承重鋼纜滑向沈陽艦。當加油探頭距離喇叭口接收頭越來越近時,四級軍士長范禮進突然加快放索速度,在重力和慣性作用下,“咣”的一聲,輸油管上的加油探頭牢牢卡進了沈陽艦受油口,對接成功!
“開始補給!”聲音剛落,輸油管和輸水管同時鼓起,為戰艦源源不斷地輸去所需的油水。
大風大浪中,艦艇行進中補給屬風險性極高科目。為了練好戰時補給硬功,年輕的太湖艦緊貼實戰自我錘煉,突出海上多向補給、對潛補給、夜間補給等使命科目的專攻精練,不斷提升綜合保障能力。接艦期間,他們充分利用裝備上艦、組裝調試等時機,跟班學習操縱使用和維護技能,首次試航就實現了骨干號手獨立值更,在二次試航中實現了補給裝置與兩型主戰艦艇的成功對接。
他們把執行任務作為成長的最好平台,在一次次的重大任務中歷練成長。入列以后,太湖艦即遠赴亞丁灣、索馬裡海域執行護航任務。2014年1月22日深夜,太湖艦護我7艘漁船航行至曼德海峽南口時,突遭2艘海盜快艇跟蹤襲擾,伺機劫持漁船。險情就是命令。該艦立即進入一級反海盜部署,並迅速向漁船靠攏。在發射信號彈警告無效的情況下,該艦隨即發射爆震彈、閃光彈驅離。7艘漁船得到了有效保護。
同年4月16日,夜幕下的亞丁灣。第16批護航編隊鹽城艦、洛陽艦按照預定方案向補給海域機動,太湖艦迎來首次夜間航行補給。高難科目面前,太湖艦各部位密切協同,各號手精確操作,懸挂夜間標識、打開區域照明、進行動態橫向精確測距,夜間補給輔助系統迅速開啟﹔引纜架設、管口對接、沖氣掃線、加注油料,整套動作一氣呵成。通過補給,規范了夜間補給作業流程,檢驗了應急情況處置方案,提升了該艦全天候綜合補給能力。
記者了解到,在中歐首次反海盜聯演中,太湖艦兩舷三向模擬航行補給指揮出色,受到了歐盟465編隊指揮官的高度評價。
“補給就是戰斗。”該艦政委邵惠良告訴記者,作為參加“海上聯合—2015(Ⅱ)”演習中唯一一艘補給艦,我們肩負的責任同樣重大,關鍵時刻我們一定不辱使命,出色完成演習任務。
“掃線”“停泵”……隨著指揮員“解脫”命令的下達,太湖艦對4艘戰艦持續數小時的補給順利結束。
大海波翻浪滾,海面波光粼粼。記者看到,戰艦從太湖艦得到“生命的滋養”后,劃出長長的航跡,繼續前行駛向此次演習集結地……
陽光洒滿航程,一路風雨兼程。我們期待著太湖艦在走向深藍中再創輝煌!(徐葉青、任旭、王慶厚)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