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
人民網>>軍事>>正文

舌尖上的閱兵:參訓官兵每天吃6餐(組圖)

2015年08月27日09:34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舌尖上的閱兵訓練基地——參閱部隊以優質伙食保障助力閱兵訓練記事

圖為閱兵訓練基地餐廳為官兵准備了營養合理的健康配餐。新華社記者 查春明 攝

隨著指揮員下達“休息”的口令,全身濕透的“攻堅英雄連”英模部隊方隊官兵飛一般沖向休息區。等待他們的不僅是一片可供稍事休整的陰涼地兒,還有后勤部門送上來的美味加餐。

一直在現場指導官兵訓練的方隊長、第21集團軍副參謀長趙健宏告訴記者,參訓官兵們每天訓練量非常大,為能及時給他們補充水分和能量,炊事班特意安排了每日6餐制:除早中晚三餐外,訓練期間還分三次加餐到訓練場,為官兵們送上解暑降溫的涼茶水果。

“每周面點不重樣”是最低要求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在高強度的閱兵訓練中,伙食保障成為保証身體健康、提振官兵士氣、確保訓練質量的關鍵。自5月下旬進駐閱兵訓練基地后,各個單位都吹響了后勤保障“集結號”,配強炊事人員,科學制訂食譜,精心調劑伙食,為參閱官兵提供一道道放心、營養又美味的大餐。

第21集團軍先后從各部隊挑選了25名“大廚”,組建閱兵方隊炊事班,為本單位參訓官兵提供全程伙食保障,他們人均從業都超過10年,全部取得了國家級証書,許多人曾在各類炊事比武中摘金奪銀,堪稱首屈一指的“實力派”。

主食班的上士王剛、宋紀鵬負責面點制作,“每周面點不重樣”是他們的最低要求。這最低要求可不低:面包、蛋糕、麻團、小漢堡、牛肉餡餅、發糕、包子、肉夾饃、黃金大餅、芝麻滾……“掰著指頭一數,光面點就20多種。”王剛說。

在“狼牙山五壯士”英模部隊方隊,記者在就餐食譜上看到,炊事人員按照“早餐講營養、午餐重質量、晚餐抓調劑”的要求,每天堅持干稀搭配、葷素搭配、粗細搭配、米面搭配和酸、甜、苦、辣、咸、淡“六味俱全”的“四搭六有”原則,確保隊員吃飽、吃好、吃出營養、吃出戰斗力。在入住閱兵訓練基地的三個多月裡,官兵伙食保障滿意率均達到了100%。

“在閱兵訓練基地也能吃到家鄉的味道”

方隊官兵來自五湖四海,怎樣讓每一名戰友吃出家鄉的味道,緩解思鄉情緒和日常訓練的疲勞?來自第39集團軍的炊事班官兵沒少下功夫。

炊事班班長劉亞飛告訴記者,他們經常利用休息時間一起討論制訂食譜,每周組織2次伙食問卷調查,並派專人前往兄弟單位“拜師學藝”,學習各地不同風味的菜肴和主食花樣,最大限度滿足官兵的不同需求。

第21集團軍某部上士馬先積做的蘭州拉面堪稱一絕。為保持面的筋道,每次開飯前5分鐘,他才開始帶著幾名炊事員開始拉面,抻、抖、拉、折……要寬有寬,要細有細,並配上熬好的牛肉湯。來自西北的官兵們對此贊不絕口:“這個牛肉面做得太正宗了,沒想到在閱兵訓練基地也能吃到家鄉的美味!”

在“狼牙山五壯士”英模部隊方隊,后勤保障人員想得很周全,細心搞好生日餐、民族餐、病號餐、值勤餐、節日餐、地域餐“六餐”服務。在每次有隊員過集體生日的時候,方隊領導總是親手切開蛋糕、送上生日祝福,讓官兵們感受到“家”的溫暖。

“好伙食頂得上半個指導員”

不只是后勤人員,閱兵方隊的各級領導都在為提高伙食保障花費著心思,傾注著真情。

在“百團大戰白刃格斗英雄連”英模部隊方隊,有一位名副其實的“將軍司務長”,他就是第14集團軍副軍長、方隊領隊鄧志平。一次,他看到炊事員秦康正在准備午飯食材,卷起袖子便鑽進炊事班:“今天我教你們做排骨燜飯吧,給大家換換花樣!”

利用自身廚藝特長,鄧志平不僅悉心傳授做菜“秘方”,還親自上灶指導操作。當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排骨燜飯端上餐桌,官兵們個個饞得直流口水。

“部隊常說一句話,‘好伙食頂得上半個指導員’。”面對記者的夸獎,鄧志平嘿嘿一笑,“希望通過我的努力,能讓官兵們吃出精氣神、吃出戰斗力!”

吃得可口,更要吃得放心。為確保食品衛生安全,各方隊都制訂了一套嚴格的檢疫制度、標准和流程。在蔬菜、水果、主副食採購時,哪怕一粒米一根菜都進行嚴格把關。從儲存烹飪到防疫消毒,所有炊事人員都嚴格按照規章制度環環落實。

“三尺灶台就是我的‘閱兵場’”

閱兵是國之大典。要精心做好后勤保障,炊事人員的工作壓力自然不小。

“攻堅英雄連”英模部隊方隊炊事班官兵說,每天凌晨4時左右,炊事員們就已經匆匆趕到飯堂。每種食品每次至少要准備500多份,單是最好做的面包,一套和面、醒面、整形、烘焙流程下來,至少也得三四個小時。碰上漢堡、包子、牛肉餡餅之類的,還要挨個兒進行加工。

記者了解到,為完成好閱兵炊事保障任務,有的戰士在陪妻子做完手術后僅兩天就趕到閱兵方隊,至今沒有回去看過一眼﹔有的高燒39攝氏度,依然堅持在悶熱的操作間,掌著大勺炒大鍋菜﹔有的幾個月沒有休息過一天,沒休過一個周末……

正式閱兵時,天安門廣場上不會看到炊事員的身影,甚至大部分人都不會想起他們這些“幕后英雄”,但閱兵訓練基地的炊事員們都無怨無悔。

“三尺灶台就是我的‘閱兵場’。”劉亞飛的一句話說出了所有炊事員的心聲,“當受閱方隊正步跨過天安門廣場的時候,鏗鏘的步伐中也有我們的強軍之音。”(樊永強、王建英、海洋)

下一頁
分享到:
(責編:劉玉倩(實習生)、閆嘉琪)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