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
人民網>>軍事>>正文

“沙家浜連”所在旅:從英雄部隊到“藍軍旅”

2015年09月24日08:18  來源:解放軍報  手機看新聞

單位名片

濟南軍區某機步旅是在抗戰硝煙中誕生成長起來的英雄部隊。其前身為1938年春,我黨在上海浦東地區成立的南匯縣抗日保衛團第二、第四中隊。1940年10月改編為淞滬游擊第五支隊,1944年1月改編為新四軍浙東游擊縱隊。抗日戰爭期間,部隊發展到一萬五千余人,共經歷大小戰斗640余次,斃、傷、俘日偽頑9000余人。在蘆葦蕩裡,新四軍戰士和沙家浜人民共同譜寫了一首首壯麗的戰斗詩篇。部隊后來參加了解放戰爭、抗美援朝作戰、解放一江山島戰役等。新時期,該旅作為濟南軍區唯一一支專業“藍軍”,先后參加了一系列重大演習。

“要學那泰山頂上一青鬆,挺然屹立傲蒼穹。八千裡風暴吹不倒,九千個雷霆也難轟……俺十八個傷病員,要成為十八棵青鬆!”京劇《沙家浜》中的這些唱段可謂家喻戶曉。“沙家浜部隊”的傳人,濟南軍區某機步旅如今發展成為軍區的“藍軍旅”,近3年內先后歷經兩次換裝轉型,在70余年的薪火傳承中續寫新的輝煌。

對抗理念悄然變化——

從演習走程序到主動出難題

“這樣的‘藍軍’讓我們有些不適應!”去年深秋,桐柏山區,由該旅擔任藍方的一場自主對抗演習還未開打,擔任紅方的濟南軍區某紅軍師官兵就發此感慨。

原來,紅方偵察兵報告:藍方陣地前沿,戰壕塹壕縱橫交錯,明碉暗堡星羅棋布﹔每處通路要地都設有十幾個水泥實心三角錐,還用粗鐵鏈鎖成一體﹔反坦克壕足足有2米多深,而且裡面還灌滿了泥漿……昔日畫條線當鐵絲網、撒石灰當反坦克壕、插上木牌當地雷區等擺樣子、走程序的現象徹底不見了。

“我們設置的演習環境再復雜,也比不上當年抗日戰場的復雜!”該旅官兵說。1939年9月,為保存有生力量,顧全抗日大局,該旅前身部隊指揮機關奉命西撤,留下不能隨隊行動的36名傷病員,在橫涇后方醫院治療。這個醫院地處日、偽、頑和當地惡霸的四面包圍之中,敵偽據點星羅棋布、封鎖嚴密。為了同敵人戰斗,36名傷員隻好把小船作“病房”、當“哨位”,流動於陽澄湖的蘆葦叢中養傷隱蔽……

“在演練中降低對抗難度,就是對部隊戰斗力不負責。”去年那場自主對抗演習誓師動員大會上,該旅旅長高峰的一番話更強化了官兵的實戰化訓練理念。

為了營造更加貼近實戰的環境,該旅的工作量比以往大大增加。由於工程機械有限,很多工事隻能靠人挖,官兵連續3個月吃住在陣地,終於圓滿完成構設任務。

下一頁
分享到:
(責編:劉玉倩(實習生)、黃子娟)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