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控與裁軍協會、中國核科技信息與經濟研究院9日在北京正式發布了《日本核材料問題研究報告》,詳細闡述了日本對钚、鈾等敏感核材料的存儲、生產能力和實際需求等情況。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日前表示,日本核材料問題並非無解,關鍵是日方要拿出誠意和負責任態度,採取實際行動解決國際社會關切。應該如何看待日本核材料問題?就此話題,記者採訪了軍事觀察員、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所長騰建群。
日本轉運核廢料(資料圖)
日本擁有1.2噸高濃鈾 具備制造核武器技術能力
《日本核材料問題研究報告》援引日本政府今年8月的數據顯示,以國際原子能機構定義的“可直接用於制造核武器的核材料”為標准,日本擁有47.8噸敏感度極高的分離钚,其中有10.8噸存於日本國內。此外,日本還擁有約1.2噸高濃鈾。報告指出,“以日本的核能力,這些核材料可在短時間內被制造出核武器”。騰建群對此分析稱,日本的科技水平和自動化技術程度比較高,就技術而言日本確實能夠制造出核武器。
從技術角度來說,日本的核能力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制造核武器主要具備三個條件,第一個就是核材料,這個對於日本來說不成問題,日本從五十年代開始提出來發展核能技術之后,它的核材料在世界,一個是規模大,包括乏燃料钚,還有鈾濃縮能力,所以材料方面不成問題。第二個技術方面,日本非常善於加工,在工程設計方面也不成問題。現在最主要的還是一個政治決心問題。所以從材料,從工程設計,以及生產能力,日本現在制造核武器確實不成問題,而且日本政治家也提出,3到6個月完全可以生產出核武器,技術上對於日本來說一點困難都沒有。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