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
人民網>>軍事>>正文

改革強軍呼喚現實題材精品力作 需創造出更多"許三多"【2】

2015年11月20日08:19  來源:解放軍報  手機看新聞

現實軍事題材文藝作品,直接反映軍營現實生活,塑造當代革命軍人形象,最能夠彰顯時代精神,強化官兵戰斗意志,為能打仗、打勝仗注入精神力量。努力打造現實軍事題材精品力作,是軍隊文藝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但是,現實題材創作難度大,要想有所突破,必須要有遠大的理想和勇攀藝術高峰的精神。要按照習主席所要求的那樣:“有‘望盡天涯路’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風凋碧樹’的清冷和‘獨上高樓’的寂寞”, 在創作上狠下一番功夫。

那麼我們下功夫的著力點在哪裡呢?我認為,首先應該是在作品的情懷表達上。情懷是文藝作品的靈魂,尤其對大容量的長篇作品而言,影響讀者和觀眾的終極因素往往會超越情節而落於情懷之上。軍事文藝作品所承載的思想主題和審美品格有其天然的屬性,優秀的軍事文藝作品必須要表達愛國精神和英雄情懷。要真正引發受眾的共鳴,還需要對所表達的情懷進行深入的提煉。小說《高山下的花環》和電視劇《突出重圍》都表現了愛國主義和英雄情懷,但側重不同:前者在80年代初期,社會開始轉型的環境中呼喚“位卑未敢忘憂國” ,后者在21世紀初年,世界新軍事革命如火如荼的背景下強調“一個興盛民族的背后,必定站立著一支強大的軍隊”,情懷的准確提煉和生動表達激發起作品的巨大思想感染力,多年以后仍然銘刻在讀者和觀眾的心間。今天,我軍實力與世界最先進水平尚存差距,國家安全仍面臨著諸多挑戰。深入軍營與廣大官兵交流,我們就會發現新一代中國軍人心中充滿憂患意識和使命感,渴望強軍夢早日實現﹔而廣大人民群眾對國防建設也表現出越來越強烈的關注熱情。年輕一代官兵的渴望、全國人民的期待背后,就蘊含著亟待表達的大情感和大情懷,創作者隻要能夠准確提煉出來、生動表達出來,便會產生巨大的社會共鳴。

另一個下功夫的著力點是人物的塑造。文藝作品所要表達的情懷,所要傳播的價值觀,說到底是要靠人物形象來承載。長篇小說《林海雪原》的一大特點和成功要素便在於對偵察英雄楊子榮的生動塑造。問世半個多世紀以來,這部軍事文學的經典之作多次被搬上舞台和被改編成影視劇。2014年,它又被改編拍攝成3D電影《智取威虎山》,再次出現在熒幕上的楊子榮吸引了眾多90后電影觀眾的目光,最終,這部電影創造了8億多票房的奇跡。電視劇《亮劍》因其對李雲龍這個老一輩革命軍人形象的成功塑造,使得“亮劍精神”家喻戶曉,傳播甚廣。作為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最成功的當代化表達之一,《亮劍》也成為軍事題材文藝作品以塑造人物制勝的另一個成功范例。

舉凡精品力作,都有一個重要標志,就是作品中有讓讀者和觀眾記得住的人物。實事求是地說,在近年來現實軍事題材創作中,像《士兵突擊》中許三多這樣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形象還是太少。馬克思曾經說過:“每一個社會時代都需要有自己的偉大人物,如果沒有這樣的人物,它就要創造出這樣的人物來。”在軍事文藝創作中,這樣的創造是我們軍隊文藝工作者的奮斗目標,更是我們的責任!

文藝創作的表現主體是人,生死考驗是最極致的生命狀態,充斥著生死矛盾沖突的戰爭是軍事文藝創作最重要的表現對象。當前的軍隊文藝工作者都面臨著承平已久的外部現實,但是,置身和平年代並不意味著現實軍事題材創作就無所作為。事實上,在看似平淡的和平年代裡,依然有不少優秀的現實軍事題材作品脫穎而出,為人稱道。徐貴祥的小說《彈道無痕》表現的是一名普通炮兵在軍營裡成長的故事,搬上熒幕后,產生了強烈的反響。直至今天,仍然經常在基層部隊放映,它不僅影響過70后官兵,也受到80后、90后官兵的歡迎。這部作品最鮮明的特色,就是具有濃郁的軍營氣息。兵的語言、兵的細節、兵的故事,讓當過兵的人看來格外親切。電視劇《士兵突擊》是一部表現小人物成長史的作品,編劇蘭曉龍著力塑造了一組新時代基層軍人的形象,那種“不拋棄,不放棄”的拼搏精神,不僅在部隊官兵中引起共鳴,也感動了大量地方觀眾和熱血青年。

習主席在《講話》中強調指出:“隻有把生活咀嚼透了,完全消化了,才能變成深刻的情節和動人的形象,創作出來的作品才能激蕩人心。”習主席的話道出了文藝創作中最重要的一條規律——生活是藝術的源泉。事實上,當前軍事文藝缺少高峰的根本原因就是一些創作者離軍旅現實生活太遙遠。有的創作,機械化地模仿好萊塢大片,嚴重脫離部隊實際。這樣的創作,怎麼能產生精品力作?又如何能夠得到部隊官兵的認可喜愛呢?更不用說對培養“四有”新一代革命軍人產生積極作用了。“關在象牙塔裡不會有持久的文藝靈感和創作激情”,今天,我軍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步伐加快,特別是許多技術密集型部隊,從人員結構到組織編制,從武器裝備到訓練形式,都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對創作人員在生活積累的深度和更新速度上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隻有放下創作員的架子,以戰斗員的身份嵌入部隊現實生活,及時准確地認識和感知人民軍隊的成長變化,才能創作出真正觸動廣大觀眾心靈的優秀作品。

當前,中國正處在一個偉大的時代,人民軍隊也處在一個偉大的時代。創作推出無愧於偉大時代的精品力作,特別是現實軍事題材文藝佳作,是軍隊文藝工作者的光榮使命。鼙鼓催征,軍隊文藝工作者要以一名戰士的姿態扎根於軍營的火熱生活,不斷創作出反映強軍興軍偉大實踐的優秀作品,為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助力,為人民和官兵奉上高質量的精神食糧。(周忠方)

上一頁
分享到:
(責編:邱越、閆嘉琪)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