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屆迪拜航展11月8日-12日在迪拜世界中心機場舉行,中航工業最新一代戰斗機“鶻鷹”模型首次現身迪拜航展,這是中航工業連續第3次參加迪拜航展,本次參展的主題是“全力開拓航空產品國際市場”。“鶻鷹”殲-31的首次國際秀最大的意義在哪裡?本次展出的戰機模型和之前珠海航展上亮相的驗証機又有哪些區別,殲-31與殲-20、F-22、F-35之間又有哪些有趣的關聯呢?記者邀請到軍事專家杜文龍展開介紹和分析。
中國首次在國外推銷展出殲31戰機(資料圖)
彰顯中國高端航空工業發展趨勢
記者:殲-31戰機它的真名應該是FC-31“鶻鷹”戰斗機,FC就是我國的出口系列版本,殲-31應該說是網友的愛稱。這次迪拜航展殲-31是首次走出國門,它最大的意義在哪裡呢?
杜文龍:可以把中國高端制造向國際市場做一個清晰的展示,因為這種飛機作為新一代飛機,稱為四代機的隱形戰機,代表了中國航空工業最高的發展水平,目前除了殲-20、殲-31這兩款飛機快速發展之外,還預示著整個中國航空工業技術水平正在向世界高端邁進。通過這種銷售方式或者合作方式,可以讓中國軍事出口出現重大轉型。以前中國側重低端,現在如果把四代戰斗機這種高端武器裝備在國際市場上進行展示,說明我國具備了高端合作能力和高端提供能力,這對於中國軍事工業,特別是軍事出口行業的一種形象改變至關重要。
專門針對出口 競爭能力何在
記者:網上有網友說,看到殲-31想起原來我國除殲-20,還有一型的四代機。究其原因,就是殲-31一直都是用於外銷,也並非軍方的立項,殲-31作為四代機專門針對出口,和國際上比較成熟的F-35、T-50這些成熟的戰機來進行銷售競爭,會不會有一定的風險呢?
杜文龍:肯定會有風險。因為作為后起的型號,如果要想跟以前已經出現的像F-35這種高端型號去比較,肯定會存在很多不足。但是這些戰斗機對殲-31不太構成影響,因為不同國家的戰斗機、不同價位的戰斗機、不同性能的戰斗機,它應對的是不同出口對象。比如說美國的F-35高大上,什麼都好,價錢也好,能力也好,但是它的出口對象鎖定的是美國之外的高端國家,這些國家有可能不缺錢,另外在整個武器裝備建設上也相對進度比較緊,或者要求比較高,所以對美國裝備有傳統的這種依賴關系。中國的殲-31面對的有可能是那些買不起F-35的國家,像巴基斯坦,另外還有一些國家要讓自己的空軍武器裝備實現更新換代,他對美國的裝備很羨慕,但是自己的錢袋子尺寸顯然沒有辦法滿足去購買F-35,這樣就要把目光聚集到殲-31。另外F-35不可能聯合制造,但是殲-31可以輸出技術,所以等於給你一條魚的同時,又給了你一條非常棒的魚竿,這樣這些國家會出於自己空軍武器裝備換代的發展和深度改進,把目光、把資源投向殲-31。
名副其實的變形金剛
記者:在這次迪拜航展上通過模型的展示可以看出,“鶻鷹”戰機在設計上相比上次的珠海航展亮相時外型上發生了很多的變化,注意到了三點,一個是梯形垂尾改為后掠垂尾、換裝了整體座艙蓋,優化了內埋武器艙結構,這些改變是如何提升了戰機性能呢?
杜文龍:這些改變在珠海航展室內航展的部分已經進行了體現,垂尾的角度、武器艙的變化、座艙的變化,在珠海還展示了一些探測裝備的變化,比如它下邊長了一個”小蘑菇”,是黃顏色,既可以進行光電偵查,也可以進行雷達偵查,實際上是個多模態的偵查裝備和模式。實際上它向外界釋放了一個信號,就這個裝備可以是一個變形金剛,無論買家有什麼樣的要求,都可以根據意圖,根據要求,進行所謂的調整。目前只是我們主動調整的一個部分,比如彈艙尺寸,那麼傳統的武器裝備如果它的外部尺寸跟彈艙有矛盾,可以修改彈艙。另外對飛機速度的變化、隱身性能的變化,以及對於整個火控飛控系統的調整,可以通過座艙的調整和現在垂尾的調整,甚至平尾的調整來進行一些變化。就是目前有什麼樣的需求,都可以通過目前的技術進行調整和變化,就像以前巴基斯坦人對中國武器的一種夸獎,說如果你需要,中國人可以把一隻駱駝變成一隻鷹。這說明我國對國外這些武器裝備合作的客戶面前,是一種高度負責任的態度,有什麼樣的需要就可以有什麼樣的調整,這也顯示了中國在高端武器裝備合作方面與眾不同的層面。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