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
人民網>>軍事>>正文

美空軍首批實戰型F-35A開始交付 全軍已建5個基地【3】

2015年09月17日13:24  來源:中國網  手機看新聞

  F-35戰斗機服役對未來歐美格局的影響或將至深至遠

  在歐洲,一旦F-35戰斗機進入採購序列,可能會導致未來20年至30年內各國不會再考慮研制生產新的有人駕駛航空武器作戰平台項目。迫於這種壓力,考慮到航空工業的生存與發展,各個國家都被迫卷入到這個龐大的項目中。當F-35戰斗機成為 “國際戰斗機”后,歐洲的“幻影”-2000、“陣風”、“台風”、JAS-39等都將成為配角,用不了20年,北約成員國空軍所有作戰、訓練、保障都將與美國一體化,將變成清一色的“F-35空軍”。英國《ACIG》雜志記者湯姆 庫柏曾悲觀地說,F-35戰斗機象征著美國空中霸權達到一個登峰造極的高度,一個購買F-35戰斗機的國家必須將其航空工業體系都圍繞美國新戰機重新布局,實際是將自己的防務主動權交給美國。

  為適應聯合作戰的需求,美國防部力求合並陸海空三軍的軍事需求,鼓勵實施聯合研制,謀求在一個武器平台上滿足多方面的軍事需求,強調裝備的經濟可承受性和通用性,在最大限度內降低研制費用、生產費用和使用費用。這種矛盾直接導致了美國整個防務採辦系統的改革。從2006年開始,美國國防部通過修改DOD5000系列文件,全面改革了防務採辦過程和採辦機制,建立能夠適應不確定的威脅、不穩定的安全環境和快速變化的作戰需求的新型採辦系統,將基於性能的裝備后勤保障(PBL)全面集成到重大武器系統的採辦中,給整個武器系統使用壽命周期內的異常性能提供保障和持續保障。將重點放在購買武器系統的性能與保障的結果上,而非是僅僅購買產品與服務。

  正如F-35戰斗機項目辦公室官員雷諾茲海軍陸戰隊上校所說,F-35戰斗機項目將中心放在制定一個“飛機系統,而非僅僅飛機上”,飛機如何保障與飛機的氣動性能同等重要。洛克希德 馬丁公司及其各級供應商都將對滿足美國及其盟國的F-35機隊可用性要求和以經濟可承受方式保持飛機在服役期間的維修和持續作戰能力負責。而事實上,F-35戰斗機項目最后的結果就是美國國防採辦改革的一種大膽的嘗試。

  以信息為中心,相互依存和功能集成的作戰是未來軍事勝利的關鍵。由於F-35戰斗機根本的特征是信息融合,憑借其融合引擎和不斷發展的Z軸(信息軸)的能力,具有奪取信息優勢的能力,F-35戰斗機成為現任美國空軍協會米切爾研究所所長的退役中將德普圖拉兜售的“作戰雲”概念的核心裝備。德普圖認為,借助“作戰雲”(情報、監視與偵察/攻擊/機動/保障綜合體)的概念,可實現跨作戰空間的協同,有人與無人系統之間的協同。(竇豆/謝武)

上一頁
分享到:
(責編:劉玉倩(實習生)、閆嘉琪)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