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
人民網>>軍事>>正文

美試驗無人反潛巡邏艇 常規潛艇或喪失優勢【2】

2015年09月23日13:21  來源:北京日報  手機看新聞

延伸閱讀

常規潛艇或喪失優勢

目前,常規靜音潛艇之所以可以在海洋中大顯身手,美國跟蹤其活動相對困難,主要原因有三個,一是美國可以在全球威脅海域持續搜索的水面平台數量嚴重不足﹔二是美國建立全球海洋信息柵格的工作還遠未完成,隻在全球重點水道、重要威脅海域建立了水下聲學監視網﹔三是海洋監視衛星的技術能力還未達到發現水下常規潛艇的水准,還有相當的空白和盲區。

這三個原因的解決辦法中,花費最少、見效最快的是增加水面平台數量。美國作為世界第一科技大國和軍事強國,之所以不發展常規潛艇,是因為軍方明白,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未來隻要美國建立了全球海洋信息柵格系統,提升了海洋監視衛星對海面下物體的探測能力,配備足夠數量的水面和空中平台,反潛戰模式將改變為:對潛艇早期發現預警由海洋信息柵格系統和衛星提供,而查証、識別、跟蹤潛艇靠水面無人平台和反潛飛機,攻擊潛艇主要使用P-8“海神”飛機。

這種未來新型反潛戰的作戰樣式,對需要定期上浮充電的常規動力潛艇來說,將意味著上浮和暴露,繼而面臨無人駕駛反潛巡邏艇和P-3C、P-8的長時間連續、不間斷跟蹤監視,潛艇的每一個行動都會在對手的掌控中,常規潛艇隱蔽性強這一制勝法寶將顛倒,優勢變為劣勢,未來海洋中可能隻剩下核潛艇才有生存的機會。

美國亞太“再平衡”政策會使美海軍軍力向亞洲有所傾斜,無人駕駛反潛巡邏艇一旦成熟,將會首先部署在西北太平洋海域,可能圍繞我第一島鏈靠前部署在新加坡、日本沖繩、菲律賓、澳大利亞等美軍前沿基地,對我潛艇進出的水道、航道和我東海海域、海南島以東海域實施重點“關照”,將會對我潛艇生存力產生重大影響。

從目前世界國防科技水平看,除非在常規潛艇動力方面出現革命性的進步,否則按現有最高水平即15天充電一次(以潛艇平均航速2節耗費電量計算),15天機動范圍1000多公裡,依然逃不出美軍無人駕駛反潛巡邏艇的跟蹤。因此,或許隻有發展新一代大潛深的新型核潛艇,才能從根本上扭轉局勢。(知遠戰略與防務研究所研究員 徐堅)

上一頁
分享到:
(責編:劉玉倩(實習生)、崔東)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