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思廣益破解訓練難題 不是營黨委委員,為何會出現在營黨委的議戰議訓會上?這天,東部戰區陸軍某旅某營召開議戰議訓會,參會人員卻多了幾個佩戴軍士軍銜的“新面孔”。 “這些列席人員都是長期鉚在練兵備戰一線的訓練骨干,最了解訓練中的問題在哪裡,更知道提高戰斗力需要做什麼。
這位班長面冷心熱 要問哪位班長最會帶兵,在海軍某大隊,官兵們的回答,十有八九是“於天驕”。 前不久,記者來到該大隊採訪,頻頻聽到同一個名字,不免產生好奇:於天驕到底是誰? 入伍18年,一級上士,某班班長,專業骨干,優秀教練員,抓訓練管理的一把好手……在該大隊領導陳輝口中,記者了解到於天驕的基本信息。
利於實戰,雖險必為 “超低空掠海飛行有墜海風險,為何依舊堅持訓練?”一位轟-6K飛行員面對記者提問,簡潔地回答:“因為實戰需要。”不難想象,海上有風浪,還會有海鳥,高速飛行之下,危險性有多高。
當好“排頭兵” 走好“官之初” “報告,發現不明空情……” 近日,北部戰區空軍某旅組織新排長跟班見學考核。面對突發特情,新排長喻程亮冷靜調整天線轉速,精准捕捉屏幕上跳動的光點,精確通報目標情況,以優異成績通過考核。
讓典型引路 用榜樣立標 “誰能想到,小阮曾是一名腼腆內向、毫不起眼的新兵。” 在第78集團軍某旅近期組織的“追光”分享會上,戰士小阮登上講台,圍繞“以夢為馬,向光而行”主題,動情講述自己的成長經歷和感悟體會。
新春走軍營丨“群星”閃耀強軍路 黃岡艦在海上航行。歐陽明攝
“上天能駕機、下海能操艦”的“兩棲尖兵”,向戰發力、向難攻堅的“海上尖刀”……1月15日,東部戰區海軍組織“東海強軍先鋒”頒獎儀式,現場播放的2個先進群體和20名先進個人事跡短片,讓官兵熱血沸騰。
加沙停火初生效 持久和平仍脆弱 當地時間19日11時15分,加沙地帶停火換俘協議正式生效。當晚,3名被扣押在加沙地帶的以色列人被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釋放並抵達以色列。
新興技術軍事賦能作用更加凸顯 在俄烏沖突、巴以沖突等地區沖突中,新興技術的軍事賦能作用不斷凸顯。國防大學國家安全學院教授溫百華表示,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興技術已經對戰爭產生革命性影響,2025年全球將掀起新一輪智能化軍事革命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