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王牌力量”空降軍——空中雄鷹、陸地猛虎 作為俄軍可執行全天候、多態勢作戰任務的“王牌力量”,空降軍一直被俄國人視為“軍隊之精英、民族之驕傲”,是一隻隨時能夠插入對方心臟區域的利刃,擔負著刺破對方防線等急難險重的任務,在各大戰場上均立下汗馬功勞。那麼,這支奇兵與俄羅斯有何歷史淵源?其赫赫戰功的背后暗藏怎樣的玄機?在現代戰場上,他們又有怎樣的優勢呢? 老而彌堅,俄空降軍的“傳奇生涯” 蘇聯作為空降作戰方式的首倡者,於1930年成立了第一個傘兵作戰單位。
俄羅斯輕型戰機研制再發力 據報道,第15屆莫斯科國際航空航天展(MAKS-2021)於7月20日在俄羅斯莫斯科郊區茹科夫斯基市正式拉開帷幕。其中,最受矚目的便是俄第五代新型單引擎戰斗機。
“鋯石”列裝,俄羅斯“王牌”亮劍 俄羅斯的“鋯石”高超音速巡航導彈(以下簡稱“鋯石”)是繼“先鋒”、“匕首”之后的又一款高超音速武器,俄對其嚴格保密,一直處於試驗狀態。2021年7月11日,俄國防工業部消息人士稱,北方造船廠制造的"戈洛夫科海軍上將"號護衛艦將成為第一艘"鋯石"導彈的常規運載工具,該護衛艦將在2022年正式列裝。
俄將持續推進軍事武器裝備現代化 日前,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新版《國家安全戰略》。14日,俄羅斯聯邦安全委員會副秘書長米哈伊爾·波波夫在接受媒體採訪談及新版戰略時表示,俄將持續推進武器裝備現代化,使部隊、編隊以及各軍事機構所配備的現代化武器裝備的比例保持在70%以上。
北極戰略持續推進 俄大力發展各式無人水下潛航器 作為俄羅斯北極戰略的重要一環,自主無人潛航器能夠結合無人作戰、網絡中心戰等未來戰爭形式,發揮其小型化、智能化、機動范圍大和隱蔽性好等優勢,自本世紀初以來一直是俄研究的熱點。其最新一代自主無人水下航行器“Sarma”自2018年開始研制,目前相關開發企業正在建造第一台樣機,准備在今年七月的葉卡捷琳堡首次亮相全尺寸模型機,並計劃於2024年進行批量生產。
電子戰:接軌時代制勝未來 據《亞洲時報》報道,在第二次納卡戰爭中,久姆裡基地的“克拉蘇哈”系統至少擊落了9架土耳其的“貝拉克塔”無人機。若該電子戰系統在戰爭初期投入戰場,或許會扭轉局勢,這透露出電子戰裝備的強悍威力。
俄打造“鋼鐵軍團”背后的戰略考量 近日,據俄羅斯紅星電視台報道,俄羅斯已經開始批量生產能夠獨立作戰的人工智能機器人。此前,俄國防部曾透露,俄軍已准備在2025年前組建能夠完成作戰任務的戰斗機器人部隊,以此更好地應對未來的現代化戰場。
戰略重錘——俄新型955A“北風之神M”戰略核潛艇 據俄羅斯《消息報》報道,俄海軍最新型彈道導彈核潛艇“奧列格大公”號近日在白海進行首次出海測試,這標志著俄海軍傾力打造的最新型戰略重錘955A“北風之神M”彈道導彈核潛艇距離入役又近了一步。作為俄三位一體戰略核打擊力量的重要一環,海基戰略核力量也會在將來得到進一步增強。
圖-22M3部署敘利亞,俄加強中東地區軍事存在 2021年5月24日,俄羅斯遠程超音速轟炸機圖-22M3在敘利亞上空被發現。次日,俄羅斯國防部公開宣布:三架圖-22M3遠程轟炸機將飛行至赫邁米姆空軍基地。
軍控條約終續簽,美俄戰略再博弈 2021年6月16日,美國總統拜登於俄羅斯總統普京於日內瓦會晤,雙方在會后就戰略穩定發表了聯合聲明,就戰略核穩定達成共識,稱雙方共同目標之一為減少核戰爭的威脅。同時,聲明中還提到了近期兩國延長的《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稱其體現了雙方對控制戰略核武器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