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
人民網>>軍事>>正文

組圖:揭秘我國閱兵史上首次組建的合唱團【3】

2015年08月25日08:16  來源:解放軍報  手機看新聞

  解放軍聯合軍樂團訓練場景。 中新社發宋吉河

  布局·卓越

  1950 年冬,毛澤東主席在蘇聯與斯大林會談,親眼目睹了迎送他時蘇軍軍樂團的宏大氣派。正是這段經歷,讓這位具有五千年文明泱泱大國的領袖深受觸動。在新中國成立一周年慶典的天安門城樓上,毛澤東面對當時的代總參謀長聶榮臻元帥作出了組建解放軍軍樂團的指示:“中國這麼大的國家、這麼多人口,應該成立一個千人軍樂團。”

  自此,在隨后舉行的歷屆國慶閱兵中,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為骨干組成的千人聯合軍樂團,便成為天安門廣場上的一道亮麗風景。而今年,則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15次從全軍范圍抽組聯合軍樂團。

  棋局一開始,雙方搶佔要點,布置陣勢,准備戰斗,這就叫布局。1000多人,來自全軍16個大單位、數十個基層部隊單位,要想打一場音樂的漂亮仗,也得像下棋一樣,在樂曲設計、編隊排列上精心謀劃。鄒銳團長坦言,這讓他們花了不少心思。

  這次紀念大會,聯合軍樂團共演奏30首樂曲,既有合唱伴奏,也有貫穿閱兵全過程的音樂演奏。其中,不僅有為突出銅管樂器金屬音色、使之更適合廣場演奏而對老曲進行的重新編配﹔還不乏填補我軍軍樂歷史空白的原創新作。

  解放軍軍樂團創作室年輕的創作員郭思達的案頭現在還放著厚厚的樂曲總譜。這首由他為此次閱兵特別打造的樂曲將伴隨檢閱車通過金水橋。

  雖然曾先后在汶川地震一周年紀念大會、國家首個南京大屠殺公祭日上拿出《思念曲》《安魂曲》兩部力作,可面對這次的任務,這位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的高材生最初還是感到心裡沒底。

  “完全靠想象力。大國風范、領袖氣質、天幕開啟,庄嚴、豪邁、輝煌……近1個月的時間裡,我腦子裡全是諸如此類的感覺和色彩。”郭思達如實說。

  過程艱難,但結果卻令人振奮。此次自創樂曲突破了一般閱兵式音樂節奏明快鏗鏘的常規,引入抗戰音樂元素,以滄桑悲壯的偏慢的速度感烘托了紀念抗戰勝利的慶典氛圍。

  副團長兼總指揮張海峰還特別向記者推薦了一曲很有特點的樂曲——《礪兵》。這首由解放軍軍樂團創作室主任、著名作曲家王和聲創作,在2014年第10屆全軍文藝會演中榮獲器樂創作類一等獎的作品,本是一首室內管樂交響樂曲,此番拿到廣場上來演奏,不能不說是頗有匠心的設計。

  “這首曲子速度變化多,演奏員一邊演奏還要一邊呼喊口號,氣勢十足,特別有時代感。伴隨著機械化部隊方隊的行進,我指揮樂隊奏響這支樂曲,就是要讓世界看到新時期我三軍將士在強軍路上大步走的嶄新風貌和敢打必勝的堅定信念。”張海峰說。

  在編隊排列上,此屆聯合軍樂團也是不斷創新。在我國閱兵史上第一次將銅管樂器前設,並在第一排安排了100名小號手,為部分小號手配禮號、挂號旗,凸顯的儀式感增強了軍樂演奏的可視性和感染力。不僅如此,聯合軍樂團中還第一次出現了女兵演奏員的身影。那千綠叢中的百點紅,更吸引了眾多驚艷的目光。

  與聯合軍樂團一樣,合唱團的此番精彩亮相也與精巧的構思分不開。

  合唱隊員全部是軍校大學生,雖非音樂專業的隊員,卻英姿灼灼,有著青春的陽剛之氣。這千人以上的男聲合唱在我國尚屬首次。演唱曲目既有經典傳唱,又有時代強音,既有歷史記憶,又有夢想承載,使其區別於一般的歌唱表演,具有特殊的藝術力量。

  為什麼這樣謀篇布局地花心思,為什麼這樣精益求精地求創新?聯合軍樂團政委王增強一語中的:“一切源於卓越。”

  著名軍事家拿破侖多次聲稱:軍樂是戰爭之魂,有什麼樣的軍樂,便有什麼樣的軍隊。

  毛澤東認為,一支有文化的軍隊,是不可戰勝的軍隊。

  可以說,在這個秋天,在勝利日閱兵這個重要的歷史時刻,聯合軍樂團和合唱團將用卓越的藝術樹起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嶄新形象,足以征服世界!

上一頁下一頁
分享到:
(責編:劉玉倩(實習生)、閆嘉琪)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