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飛員迎著朝霞奔向新的試飛任務
“就是缺胳膊斷腿,也一定要把飛機給弄回來!”為了將新型戰機順利飛上天,空軍試飛員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敢為人先、勇趟雷陣
德國科學家奧托·李林塔爾說 “發明一架飛機算不了什麼,制造一架飛機也沒有什麼了不起,而試驗它才艱難無比。”
2003年5月底,由於種種原因,“梟龍”飛機01架帶著200多條保留項,進入試飛現場。為保証飛行安全、時間節點和國際信譽,王文江加班加點,連續作戰,與公司設計人員一道,天天泡在試飛現場。經過3個多月的艱苦准備,憑借高超的駕駛技術,終於完成首飛任務,將帶有眾多隱患的戰鷹穩穩降落在停機坪上。
那年在南國的的春天,雷強身穿特制的橘紅色飛行服,在無數雙期待的目光中,昂首走向戰機。他像喝了酒,滿臉通紅,脈搏達到150!。按照慣例,國外研制新型戰機,新品採用率通常不超過30%﹔而那天,雷強要首飛的新型戰機新品採用率高達60%以上。這樣,試飛的風險至少翻了一番。他默默地爬上懸梯,跨進機艙,一回頭,發現為他送行的試飛局局長臉上挂滿淚水。頓時,一種悲壯、一種豪氣從雷強心底涌出,直沖霄漢:“今天,就是缺胳膊斷腿,我也一定要把飛機給弄回來!”點火、滑出、加速、拉杆,雷強沉著冷靜地做著各種動作,飛機在快速滑跑中,如一柄利劍昂首刺向藍天。雷強操縱戰機,有條不紊地做著各種試驗動作。20分鐘后,新型戰機一個靈巧的下滑,穩穩地落在跑道上。
那天上午,一架國產某新型殲擊機,在北方某飛機城跑道上蓄勢待發。隨著首席指揮員畢紅軍的一聲令下,空軍試飛一大隊大隊長李國恩,駕駛新型戰鷹昂首升空直沖藍天。隻見他按試飛方案駕駛新型戰機呼嘯低空盤旋而過,緊接著做了一個垂直躍升,那氣勢如雷霆萬鈞﹔還沒等人們從驚喜和震撼中回過神來,他又駕戰機來了一個小半徑盤旋和S機動,緊跟著就是一個低空大速度通場,最后通過一個優美的小航線,平穩地降落在跑道上,又一個全新的機種首飛成功。
按一種不成文的規矩,國外的試飛員在首飛一種新型飛機后,作為一種終身的榮譽,就不再試飛同型號的飛機,並且可以獲得享用終生豐厚報酬。但我們的試飛員,從來沒有這種概念,往往完成首飛后,還將繼續在該新型戰機上完成一個又一個試飛科目,一次又一次飛出了新型戰機的優越性能和品質。
上一頁 | 下一頁 |